购墓电话

400-856-6697

咨询电话

400-856-6697

实地探清东陵万佛陵园墓地:86% 绿化率 + 金身佛像,环境究竟有多优?

分类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09-13 16:04

在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,有一处被誉为“人生后花园”的静谧之地——东陵万佛陵园。这座占地约300亩的现代化生态陵园,以其86%的超高绿化率和巍峨庄严的金身佛像闻名遐迩。当笔者于初秋时节实地探访时,扑面而来的不是传统墓园的肃杀之气,而是满目苍翠的园林景致,仿佛走进了一座精心设计的森林公园。

购墓电话:400-856-6697微信咨询

穿过刻有“万佛陵园”四个鎏金大字的仿古牌楼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达800米的银杏大道。时值九月,两侧栽种的300余棵银杏树已隐约泛黄,工作人员介绍道:“到十月底这里会形成金色长廊,落叶铺就的地毯能保持半个月不清扫,专门供家属驻足缅怀。”这种将季节变化融入景观设计的巧思,正是该陵园“公园化”理念的体现。据园方提供的资料显示,整个园区采用梯田式立体绿化,种植有白皮松、油松等常青树种46种,搭配紫薇、海棠等观赏花木,形成四季常绿、三季有花的生态格局。

沿着蜿蜒的主干道前行,可见墓区被自然分割成多个主题园区。在“松鹤苑”区域,每座墓碑周围都预留了3平方米的绿化带,采用冷季型混播草种,即使冬季也能保持70%以上的绿意。令人意外的是,园区内设置了12处雨水收集系统,通过渗透沟、蓄水池等设施实现灌溉用水自给自足。一位正在修剪绿篱的园艺师透露:“我们采用滴灌技术,每年节水超过2万吨,所有植物都使用有机肥料。”这种环保实践让陵园在2019年获得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颁发的“生态示范单位”称号。

转过一片竹林,高达9.9米的鎏金释迦牟尼佛像赫然矗立在莲花广场中央。佛像采用传统失蜡法铸造,通体贴附24K金箔,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围绕佛像的八座经幢上刻有《金刚经》全文,形成庄严肃穆的礼佛区。每日清晨,这里都会举行祈福仪式,袅袅香火与晨雾交融的景象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。陵园负责人介绍:“这尊佛像由五台山高僧开光,很多市民专程前来参拜,清明期间日均接待超5000人次。”笔者注意到,佛像基座设有电子莲花灯供奉系统,扫码即可远程点灯,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颇受年轻群体欢迎。

深入探访墓区,发现其规划设计颇具匠心。壁葬区采用江南园林式的镂空景墙,每个格位前都种植着耐阴的蕨类植物;生态葬区则模拟自然山坡形态,用鹅卵石拼出莲花图案作为标记。最引人注目的是墓区,每座约20平方米的院落里,不仅设有休憩石凳,还配置了二维码墓碑,扫描即可观看逝者生平影像。正在祭扫的张女士表示:“父亲喜欢园艺,我们特意选了靠水系的墓位,夏天有睡莲,冬天能看枯山水,环境比老家的墓园好太多。”

在服务设施方面,陵园打破传统认知,打造了诸多人性化空间。阳光服务中心提供24小时在线祭扫平台,配备有AED除颤仪和急救药箱;茶歇区供应免费的大麦茶与代糖点心,墙上张贴着心理疏导热线;甚至还有宠物寄存处,方便携带宠物祭拜的家属。这些细节背后是管理方倡导的“生命关怀”理念,正如宣传册上所写:“我们不仅安放逝者,更抚慰生者。”

通过与工作人员交流得知,该陵园在规划设计阶段就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参与,借鉴了日本熊本县慈光山陵园的景观设计经验。其核心特色是将佛教文化、生态理念与现代殡葬需求有机融合。例如采用可降解骨灰盒的草坪葬区,三年后地表将完全恢复如初;又如在主干道下方预埋智能管线,未来可实现AR虚拟祭扫等功能。这种超前规划使得陵园虽已运营12年,仍保持着设施的前沿性。

夕阳西下时,笔者登上观景台俯瞰全园。起伏的绿丘间点缀着灰瓦白墙的仿古建筑,水系如银链般串联起各个功能区,远处佛像的金辉与晚霞相映成趣。很难想象这是一处安葬着近3万逝者的墓园,反倒更像精心维护的度假山庄。离园时注意到大门处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负氧离子浓度:1826个/cm³,达到国家一级空气质量标准。这个数据或许最能说明,为何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将这里作为生命旅程的终点站——在城市化急速发展的今天,能拥有一方净土与自然永恒相伴,未尝不是种珍贵的福报。‍

殡仪服务:朝阳殡仪车|丰台殡仪车出租|北京昌平殡葬一条龙

买墓地 来灵山宝塔陵园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400-856-6697
跳转到微信